首页

女王在线踩踏

时间:2025-05-29 17:52:30 作者:心理健康题材电影《和我说早安》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浏览量:78737

  中新网福建长汀8月14日电 (江鹏 于方灯)在今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前夕,福建师范大学、龙岩学院等高校的一批批学子,纷纷走进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三洲镇汀江国家湿地公园,开启他们的暑期研学之旅。

  “作为生态教育实践基地,该公园不仅让我们领略了生态美、环境优带来的舒心惬意,更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科普及生态法治知识。”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大二学生小张说。

图为汀江国家湿地公园美丽风光。 林育荣 摄

  近年来,长汀县司法局立足自身职能,致力生态文明建设,积极打造生态教育实践、生态枫桥调解、生态法律诊所等“三大品牌”,为不断提升生态颜值保驾护航。

  昔日的荒谷僻壤,如今蓝天白云、绿水青山、空气清新,环境幽静。走进三洲镇,沿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步道一路欣赏,小径两旁绿树成荫、鲜花竞放,水面上新建成的观赏栈道蜿蜒曲折、美不胜收,波光粼粼的湖面不时可见候鸟飞过。

  长汀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,沿着汀江这条主线,把湿地连起来,把景区连起来,把生态环境保护元素和法治元素连起来,让三洲沿岸生态成为一道亮丽的法治文化风景线。

图为社区矫正对象参与增殖放流活动。 长汀县司法局 供图

  依托汀江国家湿地公园,长汀县司法局按照“统一谋划、特色定位”的思路,紧扣“生态修复+社区矫正”模式,突出“生态修复”“环保法治宣传教育”的功能定位,高标准建设“补植复绿实践点”“增殖放流示范点”“科普宣传点”和“法治护航绿水青山实践教育基地”。

  建立生态教育实践基地,成为汀江流域环境与资源法治保护体系重要一环,也是长汀县司法局积极践行生态修复理念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之举和实践平台。长汀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该基地的建设,将成为融合生态修复、法治文化宣传、未成年人等群体研学、环境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环境保护窗口和“生态名片”。

图为生态枫桥联合调解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纠纷调解。 长汀县司法局 供图

  长汀县司法局也以三洲司法所为联系点、示范点,成立首个“生态枫桥调解工作室”。

  据介绍,该工作室以调解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矛盾纠纷为主要任务,以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镇,矛盾不上交,化解在现场”为主要目标,以共建、共管、共治、共享的生态治理为理念,由当地司法、自然资源、林业、水利等站所,选派经验丰富、业务能力突出的调解员、执法人员组成“生态枫桥联合调解队”,齐抓共管,高效化解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矛盾纠纷,大力促进辖区平安、和谐稳定。

图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诊所值班律师电话“接诊”。 长汀县司法局 供图

  借鉴医疗就诊模式,长汀县司法局还依托律师事务所、法律服务所、公证处等法律服务机构,开设“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诊所”,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全程法律服务,促进法律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。

  “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诊所”由熟练掌握涉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律师、公证员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,采取定期现场值班和电话全天候“接诊”模式,为涉生态环境保护难题提供法律建议、法律咨询、公证、法律诉讼等服务。

  同时,“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诊所”邀请法学、环保专业等领域的专家,采取“坐堂问诊”“上门巡诊”“综合会诊”等方式,为水污染综合治理、湖泊生态环境保护、湿地修复等生态环保类工程、项目以及相关企业等开展“法治体检”。(完)

【编辑:苏亦瑜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办法时隔9年大修,有何重要变化?

要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,要为人的生活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。牛过蓢古村落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。我们要多走进农村、走进企业,把这些真实案例、材料用到宣讲中,向更多党员、群众和企业员工传递高质量发展的信心。

2023环岛赛揭幕战:新西兰黑辐条车队冲刺新星乔治·杰克逊夺冠

村组道路实现硬化,电网改造全部覆盖,自来水通户率、卫生厕所普及率、生活垃圾处理率均达100%……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港中坪村看村貌察村情,把脉基层治理。

全球首套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装置成功交付

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,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、生产力发展路径,具有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特征,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。

退役军人事务部:2024年度退役士兵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启动

二是把握节奏,同频共振。紧跟检察业务进展,抓好动员部署、总结推进等各阶段宣传工作,围绕典型案例、科技赋能等重点亮点工作,组织中央、省级权威媒体集中重磅报道。主题宣传启动前充分预热,依托电视节目等传统媒体播发公益短片;启动后及时跟进巩固,策划推出办案故事微视频、微动漫;活动期间,聘请河北卫视新闻联播主播担任形象代言人,推出新闻综述等,持续保持宣传热度。

推动高质量发展·权威发布|黑龙江:发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

面对生态环境挑战,人类是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。从宣布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,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,到推动达成“格拉斯哥气候协议”等一揽子协议,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、贡献者、引领者,对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。2016年至2022年,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55.8万件,其中,中国专利权人获得授权17.8万件,占比达31.9%,年均增速达12.5%,明显高于全球2.5%的整体水平,这表明中国将不断引领世界绿色低碳转型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